起点作文网 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作文素材优秀作文大全
手机版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三作文 >  高三状物作文:走进蚕桑

高三状物作文:走进蚕桑_1200字

时间:2022-05-26 | 作者:网络资源
听作文 - 六年级想象作文:与雾霾臭气怪大作战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萝莉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条内容?
立即播放当前内容?
确定
确定
取消

《高三状物作文:走进蚕桑_1200字》

  中国是蚕桑文化的起源地,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蚕桑文化已深深融入到历代社会的诸多方面,对经济社会发展、人文艺术等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桐乡素有“蚕乡”之称,境内栽桑、养蚕、缫丝,历史悠久。
  “隰桑有阿,其叶有难。”“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早在先秦时期的《诗经》中就有很多描写桑树的篇章。
  桑树一身是宝,堪称神奇,可它却并不娇贵。在乡村的山坡上,池塘边,房前屋后,杂树丛中,到处都能看到它的身影。走进桑园,一股清香扑面而来,清新的空气缓缓淌进心里。放眼望去,满目鲜嫩透明的绿色,让你恍惚:这是在画家的水彩画之中吗?凑近了一摸,那桑叶粗糙而又精致,细细的脉络,向你传递一种穿越了千年的柔和和沧桑感。怪不得,蚕会爱上桑。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桐乡人非常勤劳,早春时节,太阳刚探出头,空气湿度大,温度又低,妇女们就挎着个小篮子,步行到桑园里去采摘那沾着露水的新鲜桑叶。到了家,阳光斜斜地照进蚕房的时候,她们就将嫩绿的叶子洗干净,晾干,摘去叶柄,把最好的桑叶放进竹匾,让蚕宝宝们吃个饱。这样采桑喂蚕的日子要持续近一个月,蚕宝宝们也从只有芝麻大小的样子变成了白白胖胖的大家伙了。很快,蚕开始吐丝,银白的丝从它们身体中不断吐出,织成一个个丝茧。
  由于蚕一生只吃桑叶,到老时却吐尽它那柔软、光滑、洁白的丝,因此“春蚕到死丝方尽”这句诗也被用来赞扬那些有奉献精神的人们。桐乡的祖祖辈辈,像蚕一样,脚踏实地,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了现在的幸福生活。
  “蚕神女圣早成思,今年丝税抽征早。”一直为世人供奉的蚕花娘娘,相传是黄帝之妻――嫘祖。据说有一天,嫘祖口渴,到郊外一片青翠欲滴的野桑林里喝水。当她在取早晨的露水时,一个白花花的蚕茧从她头上方的一片桑叶上落了下来,掉入她的水碗之中。嫘祖一惊,待细看时,发现这是一枚自己从未见到过的轻巧的东西。她折下一段桑树枝,想把那掉进水碗的东西挑上来仔细观察。没想到在挑捞时,树枝上挂出了蚕丝,而且连绵不断,愈抽愈长。后来,嫘祖将那蚕丝用来纺线织衣,制成了飘逸的丝绸,并开始驯育野蚕,让更多人能穿上这柔软丝滑的丝绸。
  每年,蚕茧丰收之后,桐乡可热闹了。农家妇女们将蚕茧浸在热汤盆中,把丝绕在丝筐上。她们的手指飞快地将丝缠在丝筐上,手臂在丝筐四周挥舞了一圈又一圈,将一个个小小的蚕茧,抽成一根又一根洁白的丝线,然后再剔去茧中黑乎乎的蚕蛹,将留在茧中的蚕留下来的壳一点点分离出来,最后制出白白的蚕丝被来。那一条条蚕丝被看似平常,却凝结了勤劳的妇女们的心血!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了蚕桑、喜爱上蚕桑,蚕桑文化走出了江浙,走出了国门,走向了全世界。
  走进蚕桑,你会领略到更多独特的美景,就像走进桐乡,你会喜欢上勤劳、朴实的桐乡人!

Tags标签

版权声明:

1、作文《高三状物作文:走进蚕桑》为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作文《高三状物作文:走进蚕桑》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4、本页网址:http://www.qdtiku.com/gaosanzuowen/131591.html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