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作文素材优秀作文大全
手机版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三作文 >  高三说明文:源远流长的运河文化

高三说明文:源远流长的运河文化_1000字

时间:2022-05-21 | 作者:网络资源
听作文 - 六年级想象作文:与雾霾臭气怪大作战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萝莉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条内容?
立即播放当前内容?
确定
确定
取消

《高三说明文:源远流长的运河文化_1000字》

我们美丽的家园――清浦坐落在江苏省淮安市,原名清江浦。他有着令世世代代清浦人自豪的运河文化。

有着“中国运河之都”之称的江苏省淮安市,与运河结缘两千五百年,在历史上因运河而兴,也因运河而衰。而有着六百年历史的清江浦,是淮安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清江浦,原是水名,到了后来才被后人改为城镇的名称。这是与运河文化的变化密切相关。隋朝开凿大运河,南起杭州,北到北京附近,因此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而隋唐的大运河在我们今天的淮安市境内即淮安区到淮安区码头镇段,是用的淮河河道。宋代以后,北方的黄河经常泛滥,滚滚的长江水,夹着大批的泥沙向东南方而来,抢夺了淮河河道。这使得今天的淮安市境内即淮安区到淮安区码头镇段的这段河道,难以行舟。于是,明代,永乐年间,漕运总督陈u,利用沙河故道,加以疏浚,易其名为清江浦,即今天横穿主城区的里运河。并可以更加直接的到达北京,从那时起京杭运河从此疏通。也称为了南北交通的一大要道。史称:南船北马,九省通衢。陈u开埠,掀开了清江浦的辉煌历史。

清江浦的繁荣令人瞩目,明代诗人在诗中描写了“晓日三岔口,连樯集万艘”的石码头情景。每届漕运,“帆樯如林,百货山积”。舳舫蔽水,络绎不绝,江南水手、居民乘船北上往来频繁。明代漕运,准许运军附载私货和旅客,不征税收,促进了民间贸易的繁盛。来自全国的商贾,乘船云集清江浦,呈现“南艘鳞集,商有兴贩之便”,“四方百货,信于往时”之势。明成化年间,贸易集市多处,商业中心已经形成,直接促进了内河航运的发展。

里运河因运河而生,而运河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也随之发展。到了清朝,清江浦继续保持繁荣。乾隆时期,清江浦进入全盛阶段,包含清江浦的淮安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东南四都”、“运河沿线四大都市”。这里文化发达,人才辈出。来往的文人墨客只能众多,他们都被运河之美所吸引,也为运河留下了许多佳句,也体现了丰富的运河文化。如:

清江浦

【明】方尚祖

高台纵目思悠悠,排泣当年胜迹留。

树绕淮阴堤外路,风连清口驿前舟。

晴烟暖簇人家集,每挽均输上国筹。

最是襟喉南北处,关梁日夜驶洪流。

今天的清江浦,为淮安市主城区的一部分,境内有清江浦楼、中洲岛、清江闸、淮扬名菜美食街、文庙新天地、花街、牛行街、慈云寺、大运河文化广场、都天庙文化街区、周信芳故居、苏皖边区政府旧址、楚秀园、清晏园、王瑶卿故居、吴公祠、淮安名人馆、淮安戏曲博物馆、淮安运河楹联馆、陈潘二公祠等历史文化景点。

今日的清江浦已恢复了当日的繁华,而今天的大运河文化令人佳传。

Tags标签

版权声明:

1、作文《高三说明文:源远流长的运河文化》为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作文《高三说明文:源远流长的运河文化》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4、本页网址:http://www.qdtiku.com/gaosanzuowen/9131.html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