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作文素材优秀作文大全
手机版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一作文 >  “势”

“势”_1000字

时间:2022-05-27 | 作者:网络资源
听作文 - 六年级想象作文:与雾霾臭气怪大作战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萝莉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条内容?
立即播放当前内容?
确定
确定
取消

《“势”_1000字》

  古之大业,必有势,或大势所趋,或借势而为,但殊归同路,都是势之所在,若趁势而举,业不远矣。

  人要有势可为,要追势,要抓成势之机,时势成就大业。

  晋武帝司马炎灭吴,一路战鼓齐鸣,战旗飘扬,风樯阵马。次年就占江陵,斩吴国大将,挥师南下,于沅江、湘江以南的吴军皆闻风丧胆,纷纷弃城投降。武帝直冲吴都建业,不久就攻占建业灭了吴国——武帝统一天下。

  而就在动兵前夕,多数人认为,吴国虽末,确还有一定实力,一举消吴恐殊为不易,不如日后再战。但殊不知统一天下是一种势,若不趁此大势,顺势而为,那么在后来晋的势就将不再,那又何谈以后的统一大业,所以必将趁势而为;在进军吴都之时,曾有人担心长江水势暴涨,不如暂收兵等到冬天进攻更有利。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作战讲究“势”,战以勇为先,以势为重,正如武帝手下杜预坚决反对退兵,他道:“趁今士气高涨,斗志正旺,捷报频传,必将势如破竹,一举克吴。”此后,晋神朝,传四方。

  但人不应只追时势、只顺势,还应借势而为,适当造势而就。

  刘邦之功成于势,顺势,借势,取势。恰如刘邦的《大风歌》中道: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刘邦闻天下之势,顺秦朝暴政而亡之势,借时势,先入咸阳听张良纳谏,势未到,不为王,当己方微弱时就寻势,寻栖身之所,蓄势而为,与项羽签鸿沟盟约,一旦借得天下时势,便出兵灭楚,果断取势,为其所用,败霸王项羽,成汉祖高业,衍“邦”天下。人不只顺势而为,还应借势而为,适当造势而就,最终取势而成。

  身处乱世时势,天下纷争,虽可借势而为,造势而就,但还要有料势之才。

  《三国演义》,开篇之句是“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开端便是势,就三国之谋士而言,皆有借势之才,造势之能。尔中之佼佼者更有料势之大略,如孔明,不出山门便料天下势,预知三分;借东风之势,火烧赤壁;造天下之势,连挫曹操;成大业之势,建国安邦,势促得是孔明的威名,端得是孔明的伟业,成得是孔明的传奇。

  自古料势者安有得天下之基,只惜孔明只盲目忠于职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虽有料势之先,创业之势,却无顺势之意,自己可称帝,却无奈困于刘备白帝城之托,辅佐无料势之才成势之能的阿斗就位,从而至使小人得势,被魏取得天下大势,内忧外患,可叹先生苦点孔明灯却回天乏术,含恨而终,化为千古奇叹。

  势,一而有,二而料,三而顺,四而借,五而造,六而取,倘六者兼备,则大业不远矣。

高一:李俊兵

Tags标签
上一篇: 谈包容
下一篇: 青年人要有见识

版权声明:

1、作文《“势”》为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作文《“势”》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4、本页网址:http://www.qdtiku.com/gaoyizuowen/147280.html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