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作文素材优秀作文大全
手机版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一作文 >  《那些花儿》

《那些花儿》_1500字

时间:2022-05-23 | 作者:网络资源
听作文 - 六年级想象作文:与雾霾臭气怪大作战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萝莉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条内容?
立即播放当前内容?
确定
确定
取消

《《那些花儿》_1500字》

  那片笑声让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儿

  在我生命每个角落静静为我开着

  我曾以为我会永远守在她身旁

  今天我们已经离去在人海茫茫

  她们都老了吧她们在哪里呀

  幸运的是我曾陪她们开放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想她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她还在开吗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去呀

  她们已经被风吹走散落在天涯

  有些故事还没讲完那就算了吧

  那些心情在岁月中已经难辨真假

  如今这里荒草丛生没有了鲜花

  好在曾经拥有你们的春秋和冬夏

  他们都老了吧他们在哪里呀

  我们就这样各自奔天涯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想她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她还在开吗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去呀

  她们已经被风吹走散落在天涯

  她们已经被风吹走散落在天涯

  他们都老了吧他们在哪里呀

  我们就这样各自奔天涯

  一名患有深度抑郁症的男子,在1999年发表了《那些花儿》。

  韵脚a,淡淡的忧伤,淡淡的愁苦,音调绵绵。

  全歌以“花儿”象征着青春路上同行过的女孩吧,反复咏叹那些花儿,加强了画面感,闭眼凝神,循着朴树沧桑唱腔你能找到一幅幅泛黄卷边的老画,上头画着簇簇花儿,让你感到对美好已逝的叹惋,略带忧伤。再仔细地看着歌词,这一情感也愈来愈浓。

  歌首与第二段前部分的词遥相呼应,却也是这首小曲情节的发展。开端有花开身旁静静地方暖,但紧接着“曾以为”又将这一幅画卷撕碎,镜头一转对着“人海茫茫”。人头涌动、各自奔走的不安与画上的花开静雅对比鲜明;反衬着那些花儿的温情、突出的是朴树对过往的惋惜。而“曾以为”与“现如今”的落差,也将回忆的美好扯进了冷酷现实。

  第贰段开头,朴树以释然的口吻平静地叙述着,看似是不再留念,对于没有结果的感情选择埋藏;又以“难辨真假”开脱,说服自己放下。“难辨真假”并不是朴树的理由,而是他反复回忆却又找不到答案的体现,是他那段青涩里迷茫的映射。“如今这里荒草丛生没有了鲜花”能看出两点,一是青春不再,二是朴树还是回到了老地方,回到了最初启程的地方,回到了花儿静开的地方。而如今这里的萧条又与花儿们完全对立,一幅落魄模样。朴树回到的老地方可以是实,也可以是虚;但两者内在联系同建立在朴树孤单一人故地重游之上。难免冒出物是人非的慨叹。画卷的最后“好在曾经拥有你们的春秋和冬夏”,又一头扎进回忆,又从荒草丛生跳回到花开静雅。

  虚虚实实、过往如今、静雅萧瑟;随着《那些花儿》跳进回忆又惊醒而今。完全对立的情感、画面,回环往复环环相扣,交织在一起成了《那些花儿》。有趣的是,歌曲以忆起,又以忆结,以回忆的美好作为开端和结尾。朴树的本意要么是纪念他身边走过的女孩们,要么就是连他自己也搞不清。想起有个报导,说某地某年高考语文中一题问“作者为何在文章末再次写到窗外还下着雨?”参考答案十分花哨,采分点甚多,而此文原作者浏览完参考答案后却说:“我当时根本没有想那么多,写这段文章的时候,窗外的确还下着雨啊!”

  也许有些作品就不适合把某一句拿出来强加所谓“作者为何”上去,《那些花儿》也可能不全会有这么些朴树故意设计的“程序”,可能就只是“我没想那么多,顺手就写了。”

  我个人有点悲观吧,所以才认为这首歌以美好的回忆起又结,是为了反衬朴树的叹惋。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反正花儿们都已各自奔天涯。

高一:梁舒建

Tags标签

版权声明:

1、作文《《那些花儿》》为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作文《《那些花儿》》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4、本页网址:http://www.qdtiku.com/gaoyizuowen/77571.html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