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家名人故事:“镇江女婿”辛弃疾轶事_2000字

-
+
御姐音
大叔音
萝莉音
型男音
《文学家名人故事:“镇江女婿”辛弃疾轶事_2000字》
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曾担任过短短一年的镇江知府,其间为北伐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在镇江北固山上写下了两首词,成为800多年来一直传诵的爱国主义名篇。鲜为人知的是,辛弃疾还是镇江的女婿哩。记者日前来到镇江北固山,寻访那段历史往事。
北固山头怀古
北固山位于镇江市区东北面的长江边,是一座高58米、长约200米的小山。山岭逶迤突兀,远望如一条昂首翘尾的巨龙雄踞在长江之滨。北固山分前、中、后三峰,后峰为主峰,北临长江,三面悬崖,直插江中,形似半岛,峭壁如刀斧劈斫,地势险峻,景色壮美。
北固山虽不高大,但素以“天下第一江山”闻名于世。这里曾是三国时期孙权创业江东霸业的要塞,有许多名胜古迹,如甘露寺、祭江亭、溜马涧、狠石、刘备试剑石、太史慈墓等。欧阳修、苏轼、米芾、辛弃疾、陆游等都曾在此留下许多著名诗作。
位于主峰顶上的多景楼和祭江亭,可以说是北固山风景的最佳处。多景楼为一座二层的画梁飞檐小楼,楼名取自唐李德裕诗句“多景悬窗牖”,也曾被称作“北固楼”,为古代长江三大名楼之一,与黄鹤楼、岳阳楼齐名。米芾所书“天下江山第一楼”的匾额高悬于楼额。宋元以来,历代文人名士曾在此诗酒唱和。
北固楼最初建于东晋成帝咸康元年(335),后屡遭兵火,现在的楼是近代复建的。多景楼北面对着大江,登楼凭栏远眺,长江就在眼底,滔滔江流宛如玉带横在眼前。山光水色,奇景多姿,真有凌空飞翔之感。紧邻多景楼东侧有一处四角飞檐的亭子,此为“北固亭”,传说刘夫人孙尚香在听到刘备去世的消息后,在此遥祭后投江殉情,故后来又被称作“祭江亭”。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那两首词,就是在此触景生情写下的。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上述两首词作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当时,辛弃疾刚刚就任镇江知府不久。
辛弃疾(1140―1207),是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他21岁时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豪强,坚决主张抗金。但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自己还遭到主和派的打击压制,曾长期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
1203年,权臣韩腚腥文纤瓮醭紫啵杩菇鹨怨唐淙ㄎ唬闫鹩靡60多岁的辛弃疾为浙东安抚使。他对韩决心北伐积极响应,但反对韩急躁冒进的伐金主张。他根据敌我双方实际情况,提出了北伐大计成功的三原则:“无欲速”、“审先后”、“能任败”。他指出,那种“言和者欲终世而讳兵”、“论战者欲明日而亟斗”,都是办不成事情的。韩腚兄佬疗驳闹髡骄鲂暮凸瞬鸥桑思伤鲂跃笄浚灰准菰Γ驮谒文诿媲八敌疗材晔乱迅撸灰朔旁谇跋叽髡剑蝗缱蚓┛冢骨胺阶髡轿藓蠊酥恰4文辏1204年3月,64岁高龄的辛弃疾被调任镇江知府。
其实辛弃疾与镇江早有很深的渊源。归宋之初,辛弃疾寓居镇江,娶了爱国官吏范邦彦之女为妻。范本是金国蔡州新息县令,在辛弃疾南归前一年以全县归宋,家住镇江。辛弃疾与妻兄范如山十分投合,范如山的儿子范炎后来又娶了辛弃疾的女儿为妻。两代姻缘,关系非同寻常。因此辛弃疾早年曾经多次到过镇江,并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镇江友人。
镇江,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第一道防线为淮河)。
积极备战北伐
就任镇江知府后,辛弃疾很振奋,想借此实现多年抗金宿愿。据史料记载,辛弃疾在镇江知府任上,曾提出详细而有远见的抗金北伐备战计划。同时做了大量细致的抗金北伐准备工作,厉兵秣马进行备战。他一边派遣谍报人员渗透到敌人后方,侦察敌方的兵马屯戍、仓库位置以及将帅姓名等军事情报,一面派人分头在江淮一带加紧招募了一万多名有较强作战能力的士兵,又赶制了一万套军服,加紧训练兵士。经常亲往沿江一带观测地形,做好据守与进攻的具体部署。
此时,韩腚屑庇谖约豪倘≌巫时荆弊乓⒓幢狈ァP疗踩衔急覆怀浞志颓崧示俦亟贾率О堋5腚幸灰夤滦校惶疗踩白琛K焦鄣惴制纾苋找婕せ1ゾ潞8〕恋男疗苍じ械绞本旨栉#怯粝闲耐贰R惶欤巧媳惫躺剑┦庸龉龆サ某そ某逼鸱秤枪咝聪铝松鲜隽绞状省4手薪瓒运锶ā⒘踉A轿挥⑿鄣南蛲骋蝗笠担⒁迷蔚脑竿执俦狈ザО艿慕萄担嵝押腚胁荒芮峋偻4蠛簟吧痹簟崩胧
辛弃疾在镇江知府任上仅短短1年,并未得到韩腚械恼嬲赜茫腚幸言谧聊プ乓阉诱蚪纷摺E銮桑疗布鼍俚囊桓鲂」俜阜ǎ腚斜阕プ≌飧霭驯约鼍俨坏蔽桑研疗灿烧蚪呐陕⌒烁窠髂喜校;姑挥猩先危直嘣炖碛傻溃阎⌒烁娜蚊渤废耍涣粝乱桓鎏峋俪逵庸鄣男橄巍P疗苍谡蚪囊磺猩柘搿才牛睦硐牒拖M几吨疃髁恕K诮拥矫馊フ蚪钍保戳艘皇住度痧佯场罚骸八嬖档览碛π牖幔止γ壳蟆O茸砸簧沓畈涣耍强俺钌细沓睢!
1205年7月,北伐壮志再次落空的辛弃疾,怀着满腔悲愤郁郁离开了镇江,回到江西铅山。1206年,韩腚胁执俦狈ィ芸齑蟀堋1207年秋,辛弃疾大呼数声“杀贼”,忧愤而终,享年68岁。他的爱国情怀,留在了他的词中,激励着后世的人们,成为爱国主义不竭的精神力量。记者在北固山采访时,遇到了多位来寻访、感怀这段历史往事的游人。一位来自香港的李先生说:“800多年过去了,在北固山上,我仍能感受到辛弃疾在这里留下的心跳和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