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作文素材优秀作文大全
手机版 首页 >  作文素材 >  哲理故事 >  哲理故事素材:三八二十三

哲理故事素材:三八二十三_550字

时间:2022-05-21 | 作者:网络资源
听作文 - 六年级想象作文:与雾霾臭气怪大作战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萝莉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条内容?
立即播放当前内容?
确定
确定
取消

《哲理故事素材:三八二十三_550字》

  事例内容

  著名文化学者于丹曾经在一次演讲中讲过一则故事:

  古代的一个闹市上,一个混混要买三匹布,每匹布八吊钱。付款时他却只拿出二十三吊钱,声称“三八二十三”而不是“三八二十四”。卖布人和他理论时,这位混混还以颈上人头作担保,说自己是对的,只肯付二十三吊钱。

  一位年轻人打抱不平,说如果“三八二十三”是对的,他愿意输掉头上的帽子。众人相持不下,于是来找年轻人的老师――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学者,请他主持公道。

  老学者沉思了一会,然后说“三八就是二十三。”

  小混混不但用二十三吊钱拿走了三匹布,还得了年轻人的一顶帽子,高兴而去。老学者因此受到众人的鄙视。

  年轻人忍不住质问老师:“为何三八能等于二十三?”老师回答:“你说那小混混的头重要,还是你的帽子重要?他用头来和你的帽子打赌,我能说‘三八二十四’吗?”

  年轻人这时恍然大悟,明白了老师重大义而轻小是非的良苦用心,内心惭愧万分。

  小编解读

  老学者虽然表面上犯了错,损害了自己的名誉,但是却因此保住了一个人的性命,这是一种宽容、隐忍的大智慧。于丹教授讲述这则故事,是为了说明中华文化的智慧和通达,在某些时候能够灵活变通,不认死理。

  时评作家杨恒均博士对此却并不认同,他认为这种无原则的妥协和退让与现代科学、法治精神相违背,这种所谓的“灵活变通”是中华文化中的糟粕,是我们从人情社会走向法治社会的障碍。

Tags标签

版权声明:

1、作文《哲理故事素材:三八二十三》为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作文《哲理故事素材:三八二十三》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4、本页网址:http://www.qdtiku.com/zheligushi/4642.html

X